油液污染對系統的危害主要如下:
1)元件的污染磨損
油液中各種污染物引起元件各種形式的磨損,固體顆粒進入運動副間隙中,對零件表面產生切削磨損或是疲勞磨損。高速液流中的固體顆粒對元件的表面沖擊引起沖蝕磨損。油液中的水和油液氧化變質的生成物對元件產生腐蝕作用。此外,系統的油液中的空氣引起氣蝕,導致元件表面剝蝕和破壞。
2)元件堵塞與卡緊故障
固體顆粒堵塞液壓閥的間隙和孔口,引起閥芯阻塞和卡緊,影響工作性能,甚至導致嚴重的事故。
3)加速油液性能的劣化
油液中的水和空氣以其熱能是油液氧化的主要條件,而油液中的金屬微粒對油液的氧化起重要催化作用,此外,油液中的水和懸浮氣泡顯著降低了運動副間油膜的強度,使潤滑性能降低。
一、污染物的種類
污染物是液壓系統油液中對系統起危害作用的的物質,它在油液中以不同的形態形式存在,根據其物理形態可分成:固態污染物、液態污染物、氣態污染物。
固態污染物可分成硬質污染物,有:金剛石、切削、硅沙、灰塵、磨損金屬和金屬氧化物;軟質污染物有:添加劑、水的凝聚物、油料的分解物與聚合物和維修時帶入的棉絲、纖維。
液態污染物通常是不符合系統要求的切槽油液、水、涂料和氯及其鹵化物等,通常我們難以去掉,所以在選擇液壓油時要選擇符合系統標準的液壓油,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故障。
氣態污染物主要是混入系統中的空氣。
這些顆粒常常是如此的細小,以至于不能沉淀下來而懸浮于油液之中,較后被擠到各種閥的間隙之中,對一個可靠的液壓系統來說,這些間隙的對實現有限控制、重要性和準確性是極為重要的。
二、污染物的來源:
系統油液中污染物的來源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外部侵入的污染物:外部侵入污染物主要是大氣中的沙礫或塵埃,通常通過油箱氣孔,油缸的封軸,泵和馬達等軸侵入系統的。主要是使用環境的影響。
2)內部污染物:元件在加工時、裝配、調試、包裝、儲存、運輸和安裝等環節中殘留的污染物,當然這些過程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可以降到較低,有些特種元件在裝配和調試時需要在潔凈室或潔凈臺的環境中進行。
3)液壓系統產生的污染物:系統在運作過程當中由于元件的磨損而產生的顆粒,鑄件上脫落下來的砂粒,泵、閥和接頭上脫落下來的金屬顆粒,管道內銹蝕剝落物以其油液氧化和分解產生的顆粒與膠狀物,更為嚴重的是系統管道在正式投入作業之前沒有經過沖洗而有的大量雜質。
系統的維護
一個系統在正式投入之前一般都要經過沖洗,沖洗的目的就是要清除殘留在系統內的污染物、金屬屑、纖維化合物、鐵心等,在較初兩小時工作中,即使沒有完全損壞系統,也會引起一系列故障。所以應該按下列步驟來清洗系統油路:
1)用一種易干的清潔溶劑清洗油箱,再用經過過濾的空氣清除溶劑殘渣。
2)清洗系統全部管路,某些情況下需要把管路和接頭進行浸漬。
3)在管路中裝油濾,以保護閥的供油管路和壓力管路。
4)在集流器上裝一塊沖洗板以代替精密閥,如電液伺服閥等。
5)檢查所有管路尺寸是否合適,連接是否正確。
要是系統中使用到電液伺服閥,我不妨多說兩句,伺服閥得沖洗板要使油液能從供油管路流向集流器,并直接返回油箱,這樣可以讓油液反復流通,以沖洗系統,讓油濾濾掉固體顆粒,沖洗過程中,沒隔1~2小時要檢查一下油濾,以防油濾被污染物堵塞,此時旁路不要打開,若是發現油濾開始堵塞就馬上換油濾。
沖洗的周期由系統的構造和系統污染程度來決定,若過濾介質的試樣沒有或是很少外來污染物,則裝上新的油濾,卸下沖洗板,裝上閥工作!
有計劃的維護:建立系統定期維護制度,對液壓系統較好的維護制度建議如下:
1)至多500小時或是三個月就要檢查和更換油濾。
2)定期沖洗油泵的進口油濾。
3)檢查液壓油被酸化或其他污染物污染情況,液壓油的氣味可以大致鑒別是否變質。
4)修護好系統中的泄漏。
5)確保沒有外來顆粒從油箱的通氣蓋、油濾的塞座、回油管路的密封墊圈以及油箱其他開口處進入油箱。